您现在的位置是:开发 >>正文
新动蓄势的到9待发态最态论最小支期坊生封装以太从V货E
开发9人已围观
简介最近加密货币圈热闹非凡,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又出来"布道"了。这位留着标志性卷发的技术天才最近发表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,探讨以太坊协议到底应该"封装"多少功能。说实话,每次看到Vitalik发文,我都觉得特别有意思,因为他总能在技术深度和实际应用之间找到平衡点。Vitalik的"中庸之道":最小可行封装Vitalik这次提出了一个很实在的观点:区块链不是个人电脑操作系统,而是... ...
最近加密货币圈热闹非凡,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又出来"布道"了。这位留着标志性卷发的技术天才最近发表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,探讨以太坊协议到底应该"封装"多少功能。说实话,每次看到Vitalik发文,我都觉得特别有意思,因为他总能在技术深度和实际应用之间找到平衡点。
Vitalik的"中庸之道":最小可行封装
Vitalik这次提出了一个很实在的观点:区块链不是个人电脑操作系统,而是社会系统。就像我们管理社区一样,不能太放任自流,也不能管得太死。他在文章里打了个比方:与其像某些项目那样把整个厨房都塞进协议里(这样会让协议变得太复杂),不如只把最关键的工具放进去,比如一把好用的菜刀。这就是他说的"最小可行封装"理念。
具体来说,他建议:
- 流动性质押方面:调整质押惩罚规则比硬塞整个系统更明智
- ZK-EVM优化:与其加一堆预编译器,不如设计更通用的EVM-MAX
- Rollups支持:专注于验证环节比接管整个rollup概念更好
这种思路让我想起装修房子:与其把所有家具都固定在墙上,不如只把最重要的承重结构做好,这样既安全又灵活。
9支以太坊期货ETF或将集体亮相
就在Vitalik发表技术见解的同时,市场也传来劲爆消息。彭博分析师James Seyffart爆料:9支以太坊期货ETF可能在下周一同时获批!这其中包括4支"比特币+以太坊"二合一产品。考虑到目前美国政府可能面临停摆的风险,SEC似乎想赶在截止日前把该批的都批了。
ProShares已经宣布要在10月2日推出三只新产品:
- EETH:首只纯以太坊策略ETF
- BETE:比特币和以太坊等权重策略
- BETH:按市值加权的比特币以太坊组合
这让我想起两年前BITO上市时的盛况,当时市场有多疯狂大家都记得吧?这次以太坊ETF的推出,势必会给市场带来新的活力。
全球监管与创新动态
另一边,SEC继续上演"拖字诀"。VanEck的现货比特币ETF申请又被推迟了,现在要再等至少21天的公众评议期。每次看到这种新闻,我都觉得监管机构就像个纠结的家长:既怕孩子乱花钱,又不想完全没收压岁钱。
而巴西则给我们展示了数字货币应用的另一种可能。他们正在用区块链技术为2.14亿国民打造数字身份证系统。Serpro总裁说得很实在: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在这里太重要了,既能防欺诈又能保护隐私。这让我想起去年爱沙尼亚的数字公民计划,看来区块链在政务领域的应用正在全球开花。
市场数据快照
截至发稿:
- BTC:$25,946 (+0.73%)
- ETH:$1,591 (+0.93%)
- BNB:$211 (+1.15%)
- XRP:$0.478 (+1.34%)
值得关注的是,过去24小时加密货币期权交易量达到24.7亿美元,占永续交易量的3.7%,创下历史新高。这说明专业投资者正在加速布局,市场结构正在成熟化。
最后想说,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里,Vitalik的"最小可行封装"理念其实也适用于我们的投资策略:抓住核心,保持灵活。毕竟,谁知道明天市场又会给我们什么惊喜呢?
Tags:
相关文章
区块链晨报:2025年8月8日市场风向标
开发早晨的咖啡还冒着热气,区块链世界已经热闹非凡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昨夜今晨发生了什么值得关注的大事。AI领域重大突破:GPT-5正式亮相OpenAI终于揭开了GPT-5的神秘面纱,这个让科技圈翘首以盼两年多的"学霸"终于毕业了。CEO Sam Altman形容使用体验就像"随时带着个博士专家在身边",最让人兴奋的是,现在普通人用日常英语就能开发软件,这简直把编程的门槛降到了地下室。退休金市场或将迎来巨... ...
【开发】
阅读更多区块链十年:从理想主义到现实反思的曲折之路
开发2013年那个寒冷的11月,一个叫Vitalik的19岁少年发表了以太坊白皮书。如今回头看,这个时刻堪称区块链技术真正的"独立宣言"——它终于从比特币的阴影中走了出来,开始了自己的成长之路。记得我第一次读到这份白皮书时,那种扑面而来的革新气息让我激动得彻夜难眠。币圈与链圈:一对孪生兄弟的分道扬镳让我们先理清一个基本概念: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其实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。打个比方,就像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关系... ...
【开发】
阅读更多玻璃行业转型迫在眉睫:10月宜昌论道双碳新出路
开发最近跟几位玻璃厂老板聊天,大家都在犯愁同一个问题:在"双碳"大背景下,这个传统高耗能行业该怎么活下去?说实话,环保压力越来越大,不转型就是在等死,可转型又不知道怎么转。这不,10月25-27日宜昌要开的这个研讨会来得正是时候。还记得去年参加第二届会议时,一位山东的玻璃企业代表跟我说:"要不是来参会,我都不知道现在有这么多节能减排的新技术。"确实,这种行业盛会就是把政策制定者、技术专家和企业主聚在一... ...
【开发】
阅读更多